破妄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4日 阅读:122 评论:0

  

深入探讨破妄的诗句

破妄的诗句

  破妄是佛教所强调的重要概念,也是禅宗修行的一环。它的含义在于超越人们对于世界的错误观念和认知,进而达到解脱的目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破妄的诗句也经常出现,通过具象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这种精神状态。下文将对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恨歌》之“行三”

  该诗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的是杨玉环与唐玄宗的风流劫难。这一句话表明诗人已经破妄,对人生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并非寻常之辈,而是能够享受高贵精致生活的人。通过大笑、出门,他迎接了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机遇,以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人生。

  

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青玉案·元夕》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禅宗中常用的一句话。它讲述了燕子决定离开开始的半夜,转而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故事。这种妄念的破除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通过禅修和深思,诗人渐渐不再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而是开始寻求内心的平和与真正的意义。通过将寻常百姓的房间和春节的热闹喜庆联系起来,诗歌告诉我们世俗风情既有其繁华、美丽之处,也充斥着很多不真实、模糊和虚幻。

  

3.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我本将心向明月”的意思是,诗人一向是心系于高远的目标,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而“奈何明月照沟渠”,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难处和烦恼,让他感到迷惘和不知所措。这句话是诗歌中最经典的破妄之句之一,它表达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的感受和思考,也描绘了超越常态的瞬间。同时,它也警示人们,如果我们只在心灵内部促进发展而非要求现实出现“奇迹”,困惑和失望将更少。

  

4. “万籁此寂,梦随风散,此生此身,无牵无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它是一种超脱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和生命的超越,以及对自然和精神层面的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会持续不断地存在下去,因此我们也不应该寄托于某种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像自然界的事物那样,拥有刹那的生命,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并最终退却于沉默中。

  

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

  这句话被称为华严经的“开山之作”,它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由若干个不同的、互相关联、并且都有着明确目标的单元组成。在这个“一个花就是一个世界”的示范下,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有意义地存在着。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诗句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所有生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等的,只有在追求自身的价值时才能实现发展。

  

结语

  破妄的诗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同时相信物质世界和精神层面的真理。人们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此境界,超越自我束缚和盲目的消费主义观念,进而达到更高的智慧和境界。希望此文能够对读者的内心和思路产生一定的振奋和启发。

标签: 诗人 世界 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603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