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鸿(1853-1920),字翔初,后改字永鸿,号道印,山东滕县人。他曾入仕清廷,但因倡导变法失败后,被贬至甘肃。退隐后,他开始写诗,以艺术弥补政治之遗憾。他的诗风短小精悍,意境深邃,文字简练。今天,我们来探究永鸿诗句的脉络。
永鸿在仕途中不忘家乡,而当他落得贬官的下场后,更加珍惜故土。他不断写到自己的家乡和故里,表达思念之情。诗中“昔年故里人团聚,城市南北间,去来喧阗”;“欲借河洲楼上眼,只见山连山尽青”等一句句充满乡愁的语句,让人生出离别乡土、思念故乡的万千感慨。
永鸿诗歌中大量描写山水自然景观,他精于写春景、秋景、雨景等等,能够用极简短的语言,表现出层层叠叠的山峦高低错落、河流渐次波涛。他把自然景观融入自己的评述之中,不由让人感到深深的欣赏。如他的这几句:“万象峰前珠岛春,落樱盖地,尽是花粉。”“秋水西风吹旧少,树树霜红,年年雁翅声。”等等。
永鸿既是官员,亦是文人,他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在写不同的景物时也在写人生。如“波逐波前,人伴人前,何曾系得青丝辫?燕画楼前,帘外板桥辗古今,誓将荷芰更堆添。”和“老者善穷其心,少者善察其取;园中采美稍多,楼上观园眼界小。”等等,这些句子不停地提醒着我们要想想自己的位置和时机,就像在一番艰难的人生旅途中。
不仅仅是永鸿,大部分文人都主张宽容、人道和民生。诗歌亦然,也是一个文人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观点的一个途径之一。永鸿诗歌中有许多描绘出来的景象,似乎与时事所关联。他的这句“神州动东皇,国泰廊庙中;无端风雨起,钟鸣教育场。”有着深刻的含义,意味着这个共和国正在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应该认真对待。
在永鸿先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故乡、自然、人生、社会等等方面的关注。这些整体构成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显现出了他评判世界的衡量标准。一篇特出的诗歌不仅仅需要漂亮的文字组织与表述,更重要的是小心谨慎处理好自己的语言态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841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6-09im
2025-05-02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