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有朏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6日 阅读:85 评论:0

  

诗句中的“朏”

诗句中有朏

  在古代汉语中,“朏”是一个常见的字。它指代月亮朦胧或微弱的光芒,也可以用来形容黄昏时光线柔和的状态。在古代的诗词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朏”的描写,这些描写既美丽又深刻地展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感受。

  

1. 月朗星稀,风高一缕薰衣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描绘了月光充盈的夜晚和微风轻拂的感觉。其中的“朏”一词描述了月色柔和、透着一点点微光的情景。配上“星稀”和“一缕薰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坐看牛山下,初日出朝霞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中“出朝霞”一词是指早晨出现的红色天空。而“朏”则用来描述天空中微弱的光芒,与“初日”相呼应,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美。整个诗句生动展现了大自然初升时的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沉醉与欣赏。

  

3.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名作《登高》中的一句,描绘了登高远望时的感觉。其中“朏”这个字用来形容远处的山色渐渐隐去,已经接近无形。这个描述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微弱之感。

  

4. 牵牛犸犍西施泪,朧明两遍岭翠新。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题“山坡羊·其二”,其中“朧明”是形容月光柔和而略带着昏暗,正好和“两遍岭翠新”的写意形成了对比。诗句中那个抒情的“泪”字,则正好承上启下,描绘了内心挣扎的复杂情绪。

  

结语

  从上述诗句中,我们得以一窥古人对自然景象的精准观察和美感体会。而“朏”这个字,虽然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但在古代的诗词当中却是极为丰富和生动的表现。它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感性认知,同时也表达了他们高度细腻的情感世界。

标签: 景象 诗人 诗句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904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