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是一种生长在干旱地区的低矮灌木,一般高不过两米。尽管坚实如钢,苦木却别具匠心地将自己雕成了一个美丽的雕像,它的枝干五颜六色,生动而逼真。在诗人的笔下,苦木常常被描绘成代表坚韧、顽强和艰苦奋斗的象征。
明代作家马世骥在他的《田忌亡国》中提到过苦木。这时,苦木是作为士兵的标志来使用的。然而,马世骥没有给出任何描述苦木的诗句。他只是把苦木的形象植入到了田忌和晋军的战斗场景中:
这就是苦木在《田忌亡国》中的表现。除了这些之外,田忌并没有给苦木带来过其他的形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使用了苦木的形象。他写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发空悲切,
青云志凌云。
坐觉行人稀,
听风吹夜雨。
怀旧空吟闻,
香魂独与居。
昔时风景入眼来,
不是看花园。
春色最关情,
有泪谁知。黄河落冰穹庐坐,
进道触石奉乐推。
窄径平芜树阴小,
山间山水日咸宜。
身外无物闲心遣,
十年到老不关身。
野苦挂松醇弈棋,
涛声耗市寿命长。
著名的“野苦挂松”就是指苦木。这里,白居易把苦木描绘成了象征着寂寞与清静。白居易的诗句用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他在表达对故友离别时,感慨着岁月匆匆而过,生命有着与日俱增的凄惶和悲伤,而在这个时候,野苦成为了他内心的倾诉和音符。
苦木不仅仅被唐代文人所喜爱,南方诗派也是苦木的铁杆粉丝之一。在南宋时期,南方的诗人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苦木的形象。在这个时期,习惯以田园为题材,新诗流行加入乡土情怀,诗人强调展示自己的愿景、理想和信仰。
赵师秀,南宋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创作了一首题为《拂过廊下擦清新雨》,她写道:
无言芳草半山程,
风拂廊前清露生。
旖旎路傍啼鸟乱,
逢君闲赏谩低头。
却顾归来看一树,
独留蓝蓝润苦楝。
在该诗中,“蓝蓝润苦楝”被赵师秀用来描绘她所见到的美景。然而,她并没有仅仅写出一个风景名胜,她让苦楝树成为了她表达自我,展示内心情怀和期盼未来的一种代表。
明清之际,中国的社会形态逐渐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中国的民族命运也面临巨大的变革。在这个时期,顾炎武的《日知录》给予了我们新的理解。从他的诗句中,我们能够看到苦木的身影:
万物虽有百姓之公,
唯苦木之愁,不知话外音声几许!
岂非欲诉东篱小蝉之悠哉,
时疑闻马策松之高骤。
顾炎武把苦木画像成一位频繁地思考、沉默和苦闷的个体。这里,苦木被用来表达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内心的疑惑。
现代著名诗人骆涛在他的诗句中,同样用了苦木的形象。他创作了一首题为《赋对苦木草》的诗,里面写道:
苦木塔山毗邻处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016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30im
2025-05-04im
2025-05-01im
2024-01-07im
2025-04-30im
2025-01-15im
2025-04-29im
2025-04-30im
2025-04-29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