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尘,是一种情感状态,代表了人们对尘世繁琐的厌倦和追求清静宁逸的心境。在古人的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忘尘的相关诗句,它们既能反映人们的情感体验,又能启示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因此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名句。这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花语颇深,隐含了“忘尘”的哲学思想。在这里,“枯藤老树”代表了世事的转移与变化,“昏鸦”代表了岁月的无情与沉积。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作者从枯藤老树昏鸦中感受到的是尘世的无常和繁琐,但他对小桥流水人家的眷恋又揭示出了一种能够忘却尘世的情感状态。
“忘尘霞外,自逍遥”,这是南宋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片美景,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生的超越,她将人生比作浮云、水泡,欣赏花草鸟虫,感受心灵的宁静。这首词写得凄美而脆弱,但同时也释放了一种忘却尘世,向往精神自由的狂放情怀。
“月溪横洞秋不知,与谁同剪素琴时”,这是元代李之中的《月溪横洞》中的两句。这首诗唱出了一个人的隐逸之心,作者在此寻求了超脱尘世的精神居所,并以琴音为约,寻找剪素琴之人,一同探索那充满哲思和诗意的禅境。整首诗范畴宽广,涵盖物我两忘的意境,也是一种身心的自我放松和平静的追求。
“洞天秋色千峰竞,辇道风吹白云生”,这是元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来到鹳雀楼,俯视四周,看到群山翠竞相对,云海迷离,而楼下人们依然在尘世里忙碌着。这时作者就想起了古人“洞天福地”的说法,于是他脚踏群山,寻找那个让自己能够忘却人间烦恼的洞天。整首诗写景清新,情感淡雅,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实现与尘世决裂的精神盼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元代贺铸的《题临安邸》中的句子。这首诗 是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彷佛是一个仙境,清澈的水面上映照着天光云影,而这个小小的天地卻是一个神奇的方寸空间。作者借重 “半亩方塘”一池静水,寓意出超然物外的世界。这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观照,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令人对生命和世界产生无限思考。
总之,忘尘相关的诗句,以清新、秀逸、抒情为主,潜藏着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探求。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肆意、追求自我、超越尘世和回归内心的向往,而这种向往才是引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自我的灵感所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8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6-04im
2023-07-13im
2025-04-17im
2025-04-21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