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带有静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5日 阅读:107 评论:0

  

诗句中的“静”——一个美好的情感

诗句带有静

  静,是一种美好而清幽的情感。在诗歌中,静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人生哲思等,透过静谧的场景和抒发,带给读者宁静、安宁以及思索的空间。

  

1. 自然静

  春天,细碎的雨滴打在叶片上,泛起细碎的涟漪。诗人林语堂在《春》中这样写到:“出发去领略那嫩绿与细雨的春季,觉得全身吸进了青天白日清风明月和芜城幽境的十分之九十六。”

  夏天,白露下的荷花倒映在池塘中,一片静谧。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将这种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白露横江水/秋分入汉宫/暮色渐行渐远/金风把玉关。”

  秋天,枫叶红了又黄,随风飘落,三秋桂子香。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到:“看取眼前一片斜阳,数行白雁下西楼。”

  冬天,细雪纷飞,云淡风轻,草木凋零。唐代杜甫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即展现了这种静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 心境静

  诗歌中的“静”不仅反映了自然美景,更丰富地抒发了内心情感和人生哲思。唐代诗人李白在《庐山谣》中这样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这里,“江花”和“江水”虽然是具体形象,但是却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和心情紧密联系的元素。这种自然景色引发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内心的静默、愉悦和悲伤。

  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通过透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人生的短促与美好,呼吁要珍惜生命中的所有时光,要果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欢乐。

  

3. 思想静

  静,也是一种思想境界。宋代诗人苏轼在《赤壁》中一直无法入睡,他闭目沉思,对战争的启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此城市不夜,玉门关下古来人。”静谧中每个字都容纳着苏轼对战争、历史和生命的深刻剖析与反思,强调人世间事物的转化和更迭,以及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总之,静是一种美好而宁谧的情感和思想境界,在我们的生活里,静常常被忽视。当你感到紧张、焦虑或者愤怒时,不妨深呼吸,让自己处于静谧的状态,沉淀思想和情绪。

标签: 诗人 情感 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8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