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古文观止必背五十篇全文)

作者:im 时间:2023年10月11日 阅读:129 评论:0

  

古文观止:论语义深远的《荀子·劝学》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必背五十篇全文)

  《荀子·劝学》是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一篇作品,被收录在《古文观止》中。这篇文章以敦促人们钻研学问为主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学术的推崇和真知灼见的追求。下面将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探讨其皈依学问、宣扬学术智慧的内涵。

  

皈依学问:择贤与举人之道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引用了孔子的话:“道听途说,走马观花,不足以无愚。”这句话意味着只靠听说而不加以实践,是无法达到深入理解的境地的。他认为要想获得真知灼见,就需要深入学问的研究中,摆脱肤浅的知识,致力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荀子通过一系列的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告诉读者要择贤与举人之道,即要选择优秀的师傅指导,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宣扬学术智慧:行胜于言并注重实践

  荀子在《劝学》中大量的使用对比与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强调行胜于言的观点。他认为纸上谈兵只能算是空谈而无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他以农夫的行为来比喻学者的研究,指出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使学问得到深入发展。同时,荀子还强调了动静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学问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而空谈理论。

  

追求真正的学问:唯实践精深才是真谛

  《劝学》一文最后还提到了荀子的追求,他坚信学问的最高境界在于实践。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他用“竿枪之利,非茎柯之效;剑厉之教,非木人之所及”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与钻研,才能达到学问的精深境地。荀子以自身的追求为榜样,表达了对于真正学问的看重和追求。

  总而言之,《荀子·劝学》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皈依学问的阐述和宣扬学术智慧的鼓励,荀子向我们传递了探索学术真谛、追求学问精深的价值观念。这篇文章给人以启迪和鞭策,引导我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我。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篇古文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4789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