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拼音)

作者:im 时间:2024年01月16日 阅读:62 评论:0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古韵荡漾,品味历史长河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拼音)

  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诗作流传千古,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被誉为苏轼辞章之极品。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将壮丽的山水景色与世事沧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携手,走进这篇意境深远的诗篇,领略苏轼对于历史的思索与感慨。

  

朝思暮想赤壁

  文章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是人间”。苏轼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赤壁之战的思念之情。大江东去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卷的描绘,更是对于壮丽场景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凝视。诗人以“浪淘尽人间”来形容历史的演进,宛如潮水冲刷沙滩,将人们的欢喜、痛苦和忧愁都冲刷得一干二净。而其中,“赤壁”两字则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历史的大门。

  接着,苏轼细细描绘起赤壁的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初春时节,莺飞燕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种鲜活的景象正好衬托出赤壁战役前的艳阳天气,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英雄激战之前的平静清幽。这种截然不同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

  

英雄豪情引共鸣

  在诗歌的第二段,苏轼继续描写赤壁之战时的壮丽场面。他用“破阵乘势”的词句,表达出英勇善战的士兵们打破敌方阵营的气势,形容出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与殊死搏斗的豪情。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则将诗人的视角转移到了赤壁之战中夜晚,隐约可见船只在江心漂泊的景象。这一景观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在探讨人对于历史的思考。

  苏轼之后,通过“美人如玉,公子如竹”这样深入人心的描写,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士兵们所面对的困境与他们身后的家国之痛。这些英雄豪杰们,他们的身世、他们的悲壮,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正因有了这样的英雄存在,整个赤壁之战才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史册上璀璨夺目的章节。

  

怀古之思荡气回肠

  最后一段,苏轼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结束这首诗。“山高月小”意味着人的存在微不足道,而大自然却永恒不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将我们的视野拉回现实,虽然经过千年岁月的变迁,但大自然的山川依旧不变,清澈的江水依旧流淌。当我们抬头仰望苍穹时,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回肠。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对于历史的一次思考、一次感慨,也是他对于英雄豪情、人生悲欢的真切表达。通过这篇诗作,苏轼用他极其精准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让我们在品味千年历史的同时,也被这种几百年前的美景所鼓舞。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5986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