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词中的迥乎不同
“迥乎不同”一词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原句为“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中以鸟鸣比喻人类的交友,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愿望。
2. 迥乎不同的事物
在诗词中,迥乎不同的事物有很多,比如:
高低不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大小不同: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苏轼《食笋》)
远近不同: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动静不同:
“动如参商,权舆并垂。”(屈原《九歌·国殇》)
3. 迥乎不同的意境
迥乎不同的事物在诗词中往往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高处望远:
“登高望远,天地之间,浩瀚无垠。”(王勃《滕王阁序》)
俯瞰众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身处闹市: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一派繁华景象。”(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独处幽谷: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竹里馆》)
4. 迥乎不同的情感
迥乎不同的意境在诗词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
豪迈壮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凄凉悲愤: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安石《泊船瓜洲》)
闲适淡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幽怨哀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5. 结语
迥乎不同的事物、意境、情感在诗词中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诗词中的迥乎不同,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140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