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黄右擎苍的由来
左牵黄右擎苍典故出自于杜甫的诗歌《八哀诗·赠秘书监王侍御二十韵》中“左牵黄,右擎苍,君不见,古时贤王。”其中“左牵黄,右擎苍”是八个字,是唐代诗人杜甫《八哀诗》中"白帝彩云间,至尊神仙宫,左牵黄,右擎苍,君不见,古时贤王"两句诗。诗中用的是典故,该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昔初祖刘备,左牵黄,右擎苍,策马扶颠,常见于原野。可效也。”意思是,刘备左右各牵、扶两匹马,策马行走于颠簸的原野。后来成语“左牵黄,右擎苍”比喻帝王或贤明君主的俭朴勤政。
左牵黄右擎苍的含义
左牵黄,右擎苍是汉刘备的代称。这是因为刘备早年家贫,曾以贩卖草鞋和织席为生,常自左牵黄,右擎苍,出行于原野。意思是左牵马黄,右捧着车盖苍。
而曹魏应尚《汉晋春秋》卷3《汉纪下》同样也提到:“备在樊,常乘一马,左右将校,莫不乘马,唯独备步行”,“时人多谓备精神不足以称帝,后见备一马独行,左右无人,及葛亮、法正等人,乃服其威”。可见,左牵黄,右擎苍,描述的正是刘备早年生计贫寒,亲自牵马拉车时的情景。
左牵黄右擎苍的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桃园,誓同生死。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招兵买马,起兵讨伐董卓。在起义军中,刘备以其仁义和宽容,受到了士兵的拥戴。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率军南下,刘备被迫撤离徐州。在撤退途中,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被曹操俘虏。刘备悲痛万分,但仍坚持抗击曹操。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被迫北逃。刘备乘胜追击,占领了荆州和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汉逐渐强盛起来。刘备还重用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贤臣良将,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左牵黄,右擎苍正是刘备的写照,一方面,它体现了刘备出身贫寒,早年生计艰难;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了刘备的勤奋和坚韧,才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番霸业。
左牵黄右擎苍的意义
刘备的“左牵黄,右擎苍”的故事,体现了刘备勤俭节约、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在乱世之中建立蜀汉政权。
千百年来,刘备“左牵黄,右擎苍”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06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8im
2023-06-02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4-02-25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4-03-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