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顺流而下,南征途阻
1. 江陵旧地登高远望
公元769年,暮春三月,江陵城的城头之上,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正在登高远望,这位诗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杜甫。
杜甫此时驻守江陵,担任荆南节度使哥舒翰的参谋,但是他显然并不愿意卷入到军事和政治的斗争当中,而是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之中。
2. 忧国伤时,壮志未酬
杜甫登上城头,极目远眺,但见长江滚滚东流,两岸山河壮丽,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此时,他已年过五旬,但壮志未酬,忧国伤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杜甫在江陵城头,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登高》,其中有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充分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1. 辞官启程,游历吴楚
公元770年,杜甫辞去江陵参谋的职务,携带着家眷,开始了游历吴楚之旅。这一年,他已五十七岁,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依然怀着一腔诗意,希望能够用诗歌来记录他所看到的山水和世俗。
2. 长风破浪,一蓑烟雨任平生
杜甫的游历吴楚之旅,历时两年,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在旅途中,他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春望》、《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这些诗篇充分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他面对困境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蹭蹬西行,客死途中
1. 孤舟夜泊,客死黄茅
公元772年,杜甫游历吴楚归来,回到成都。此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他仍然坚持写作,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公元774年,杜甫离开了成都,前往潭州,准备投奔好友颜真卿。然而,在途中,他的病情加重,于十一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岳阳的湘江之上,享年六十岁。
2. 魂归故里,千古留名
杜甫死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潭州西郊。后来,他的儿子杜甫将他的遗体迁葬回了故乡河南巩县。
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但他始终坚持写作,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对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37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