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苏轼《水调歌头》:一曲东坡词,千古绝唱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52 评论:0

  1. 水调歌头:词中极品

苏轼《水调歌头》:一曲东坡词,千古绝唱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当时苏轼被贬黄州。词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宇宙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成为千古绝唱。

  2. 词序赏析

  这首词一共分为上下两阙,上阙开篇以“明月几时有”发问,引出对月光的赞美。中间两句“我欲乘风归去”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苏轼想要乘风归去月宫的愿望,但又担心月宫过于寒冷,难以承受。

  下阙继续赞美月光,并抒发对人间世事的感慨。词中“人生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中有痴情的人,他们的恨恨不关风和月的事。这句话一方面是说人生在世,难免有痴情之事,而这种痴情往往是不能被他人理解的。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无奈和感伤。

  3. 艺术特点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鲜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清丽,形象生动。

  这首词的语言清丽、形象生动。月亮、白云、浮云、寒星、霜天、玉兔、桂花等意象,被苏轼运用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2)构思精巧,意境优美。

  这首词的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词人将对月光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慨、对宇宙的思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

  (3)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这首词的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苏轼借对月光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也表达了他对宇宙的思考。

  4. 影响深远

  《水调歌头》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首词开创了豪放词风,并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词也成为苏轼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广为传诵,备受世人喜爱。

  《水调歌头》全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1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