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次赏析: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29日 阅读:77 评论:0

   一、归去来兮次的作者与时代背景

归去来兮次赏析: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中国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后弃官归隐。陶渊明祖籍浔阳柴桑,后徙居庐山之南,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一生躬耕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隐居乡里。他的诗歌以田园风光、隐逸思想为主要内容,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哲理意蕴,被誉为“田园诗之祖”。

   二、归去来兮次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418年

   创作地点:浔阳庐山

  陶渊明离开官场后,回到浔阳庐山之南隐居。当时正值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黑暗与腐败,向往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他写下《归去来兮次》,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追求自由和安宁的愿望。

   三、归去来兮次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主要内容:

   抒发了归隐山林的决心和喜悦之情。

   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闲适恬淡之美。

   阐述了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思想情感:

   对官场黑暗与腐败的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四、归去来兮次的名句赏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被囚禁的鸟。池鱼:被困在池塘里的鱼。

   诗人用羁鸟和池鱼来比喻自己身在官场却心向田园的处境。

   诗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之情。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没有心智却能自由自在地飘动。鸟:飞累了也知道要回家。

   诗人以云和鸟来比喻自己归隐山林的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仰和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山。”

   心远:心境开阔,超脱世俗。地自偏:指隐居的地方远离尘嚣。

   采菊东篱下:描绘了诗人归隐后悠闲自得的生活。悠然见山:诗人悠闲地看着远处的山,心旷神怡。

   诗句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心境。

   五、归去来兮次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明快,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善于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

   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隐逸思想,反映了陶渊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归去来兮次的意义与影响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所表达的归隐思想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

   作品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之美,也为后世诗人所效仿。

   《归去来兮次》对中国文学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42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