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唐代诗人李白,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享誉诗坛。而《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正是他豪放诗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漫游洛阳之时,诗中描绘了春夜洛城中,诗人听到笛声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2.诗歌文本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声断却续终不断,每一番春,更一番梦。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行人春日稀。
闻道春风不易得,齐鲁青未足为贵。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发披草泽,青云之志竟萧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笛中闻折柳,春风人不归。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3.诗歌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以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春夜洛城图,并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歌以“秦楼月”开头,点明了春夜的时节和地点。秦楼是当时的歌舞之地,而月色下的春夜,又是一年一度的离别之季。诗人漫游洛阳,身处秦楼,听到悠扬的笛声,不禁想起灞陵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诗人从秦楼月写到乐游原上清秋节,再写到咸阳古道音尘绝,勾勒出一幅秋日萧瑟的景象。而就在这萧瑟的秋天,诗人听到笛声,却感到春风拂面,仿佛回到了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诗人借笛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看到洛阳城里春光正好,却无人欣赏,感到非常可惜。他认为,比起齐鲁的青未,春风更难得。因此,他决定放下诗书,尽情享受春光。
然而,诗人的豪放不羁,却与他的仕途失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自幼怀有远大的志向,却因性格豪放而不得志。如今,他只能白发披草泽,青云之志竟萧索。
诗歌最后,诗人听到笛声中传来折柳的曲调,不禁想到春风吹拂,人们还没有归来。他看到五陵年少的公子哥们,骑着高头大马,纵情游玩,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像一个落花踏尽的游子,只能在胡姬的酒肆中消磨时光。
总体来说,《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技巧娴熟,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豪放诗风。诗中,诗人通过对春夜洛城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60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