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循旧)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03日 阅读:97 评论:0

  

诗词佳句: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循旧)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伟大的诗人词家,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其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这一名句,出自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伤仲永》一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事物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应该拘泥于旧有的规矩和传统。

  

一、苟利于民,才是不必法古的根本出发点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诗,主要讲述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仲永自幼聪慧过人,五岁就能写诗,但他的父亲却将他当作赚钱的工具,让他四处表演,最终导致仲永的才华逐渐泯灭。诗的最后两句“一为吏,二为商,三农夫。络纬满家,鸡犬声相闻”,道出了仲永最终的平庸。诗人对此深表惋惜,并发出“伤仲永”的感叹。王安石借仲永的悲剧,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教育制度的批判,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切教育都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而不应该拘泥于旧有的规矩和传统。

  

二、苟利于民,是古往今来一切改革创新的动力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每一次改革创新,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图强,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再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一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了人民的利益。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屈辱的失败,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迫切需要一场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正是顺应了人民的呼声,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推动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创新。这些改革创新,虽然在当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但最终都取得了成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苟利于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

  在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场建设事业,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着人民的利益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不断造福人民,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这一名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事物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应该拘泥于旧有的规矩和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每一次改革创新,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也正是这些改革创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场建设事业,也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必将不断造福人民,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01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