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在枝头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8日 阅读:229 评论:0

  

黄鹂在枝头诗句

黄鹂在枝头诗句

  黄鹂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被誉为“枝头鸟王”。在诗歌中,黄鹂经常被描绘在枝头唱着美妙的歌。这些古老的诗句不仅赞美了黄鹂的美丽与动听,它也象征着自由自在,是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

  

1. “燕子飞过半墙花,黄鹂正日短窗纱”

  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写的《临江仙·滣州中秋夜为吕又寀赋生菜篮因以乐韵章》中的一句。“燕子飞过半墙花”既表达了深秋之时,燕子渐去、花也凋谢的单调无奇,又为后面的“黄鹂正日短窗纱”烘托出一个愁秋美景的背景。黄鹂在诗中被称为“正日”,附有一定的东方哲学意蕴。而“短窗纱”则直接暗示了时间的短暂,再生出一份对光阴流逝的追悔。

  

2.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黄鹂唱歌时清脆悦耳,但若把黄鹂放置在一个安静悲伤的环境中,黄鹂的歌声将会变得更加动人。这句诗意表达了杜甫心中对于居安思危,对于悲苦人生的洞悉,以及对于孤傲清净内省的向往。

  

3. “黄鹂终日不闻声,尚思悄叫山林中”

  明代文人耿仲明在《听黄鹂》中写道:“春风催细雨,野渡过重洲。黄鹂终日不闻声,尚思悄叫山林中。”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浓烈的雨和风,同时也表现出黄鹂与大自然相融的美感。在这样的大自然环境下,黄鹂却不发出声响,这不但是对于黄鹂的赞美,也是对于大自然的颂扬。整首诗歌旨在表达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4. “黄鹂啼处艳阳天”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白居易在荒野上向离别的朋友离情别绪,其中“黄鹂啼处艳阳天”用色彩丰富、意境绚烂来表现黄鹂明媚欢快的歌声。在愁人离去时,黄鹂的欢声笑语似乎带来了些许安慰,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

  

5. “万籁此俱寂,惟闻楚客吟。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吟。”

  古代著名乐府《赤壁》中这样描写了黄鹂:“万籁此俱寂,惟闻楚客吟。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吟。”黄鹂被赋予了与诗人相比,表现孤独或高洁的特质。在无尽的山林中,唯有黄鹂的歌声依旧。

  结语:黄鹂在文学中既受人喜欢,也受人倾慕。它所象征的不仅是美丽与动听,更是自由自在和孤独高洁的体现。写出黄鹂的文章,即是在讴歌如此一种精神。

标签: 黄鹂 诗人 歌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92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