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词牌名不仅是格律的规范,更是文化意象的凝练,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淡泊,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词牌名亦以竹为名,或取其形,或咏其神,使词章更添清雅之韵,本文将梳理那些带有“竹”字的词牌名,并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一、直接以“竹”命名的词牌 《竹枝》原为巴渝一带的民歌,后经刘禹锡等文人整理,成为词牌名,其句式灵活,多写民间风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词牌虽未直接以“竹”为名,但“竹枝”二字已点明其源于竹林的清新气息。 此调名见《钦定词谱》,属小令,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词牌名中的“竹香”二字,既指竹的清香,也暗喻词风的淡雅。 《竹马儿》又名《竹马子》,是宋代词人柳永所创,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词牌名中的“竹马”原指儿童游戏时以竹竿当马骑,后引申为童趣或怀旧之情。 此调名见《词律》,又名《烛影摇红》,但“竹影摇红”更显清幽意境,描绘月光下竹影摇曳、灯火微红的画面,颇具诗情画意。 二、与竹相关的词牌名 《潇湘神》又名《潇湘竹》,源自湘妃竹的传说,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其妃娥皇、女英泪洒竹林,竹上遂生斑痕,故称“湘妃竹”,此调多写离愁别恨,如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疏影》源自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但“疏影”亦可指竹影,姜夔曾作《疏影》词,虽咏梅,但竹影的清瘦风姿与之相通。 《翠楼吟》虽未直接含“竹”字,但“翠”字常与竹关联,如“翠竹”“绿竹”,此调多写楼台竹影,如姜夔的《翠楼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风入松》原为古琴曲,后用作词牌名,松竹常并称,此调虽以松为名,但词中亦多写竹林风韵,如晏几道的《风入松》:“柳阴庭院杏梢墙,依旧巫阳。” 三、竹意象在词牌中的文化意蕴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坚贞不屈、虚怀若谷的品格,如《竹枝》《潇湘神》等词牌,常借竹抒怀,表达文人的清高志趣。 竹影、竹香、竹马等词牌名,均以竹为媒介,构建出幽静、淡远的意境,使词作更具画面感。 竹既可象征相思(如湘妃竹),亦可表达童趣(如竹马儿),词人借竹抒情,使词牌名更具深意。 从《竹枝》到《竹影摇红》,从《潇湘神》到《风入松》,带“竹”的词牌名不仅承载着格律之美,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竹的清雅、坚韧与飘逸,恰如词人的风骨,穿越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1. 《竹枝》
**2. 《竹香子》
**3. 《竹马儿》
**4. 《竹影摇红》
**1. 《潇湘神》
**2. 《疏影》
**3. 《翠楼吟》
**4. 《风入松》
**1. 高洁品格的象征
**2. 自然意境的营造
**3. 情感寄托的载体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579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2-10im
2025-05-05im
2025-05-02im
2025-05-01im
2024-01-24im
2025-04-29im
2025-05-05im
2025-05-04im
2025-05-01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