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哲理流传千古,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杜甫正值青年时期,尚未经历安史之乱的动荡,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望岳》这首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本文将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字句解析、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 一、《望岳》的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望岳》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漫游齐鲁大地时,当时,杜甫正值壮年,尚未经历战乱和仕途挫折,因此诗风豪迈奔放,充满自信与激情。 “岳”指的是东岳泰山,五岳之首,象征着崇高、雄伟和永恒,杜甫登临泰山,面对壮丽山河,不禁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二、《望岳》原文及翻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翻译: 泰山究竟有多么雄伟?在齐鲁大地上,它的青色绵延不绝。 解析: 开篇以设问起笔,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惊叹。“齐鲁青未了”既写泰山的高大,又暗含其跨越齐鲁两地的壮阔景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翻译: 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汇聚于此,山南山北的明暗截然不同。 解析: “造化”指大自然,“钟”是聚集的意思,形容泰山汇聚天地灵气。“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泰山的高峻,仿佛能分割昼夜。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翻译: 层层云雾缭绕,使人心胸激荡;极目远眺,归巢的飞鸟尽收眼底。 解析: “荡胸”形容云雾翻滚,让人心胸开阔;“决眦”指睁大眼睛,表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沉醉。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解析: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写登山之志,又暗喻人生抱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体现了杜甫的雄心壮志。 三、《望岳》的艺术特色 1、雄浑豪放的风格 全诗气势恢宏,语言凝练,展现了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如“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等句,运用夸张手法,使泰山的雄伟形象跃然纸上。 2、情景交融的手法 诗人不仅描绘泰山的壮美,更融入自己的情感,如“荡胸生曾云”既写景,又表现内心的激荡。 3、象征与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是登山的豪言,更象征着人生追求——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超越平凡,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望岳》的思想内涵 1、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杜甫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青年杜甫的壮志豪情 此时的杜甫尚未经历战乱和人生挫折,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展现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3、人生哲理的启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是登山的目标,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 五、《望岳》的影响与后世评价 1、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望岳》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哲理,影响了无数文人,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体现了类似的登高望远思想。 2、历代评价 -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称此诗“气象雄浑,格调高远”。 - 清代学者沈德潜认为“末二句尤见胸襟,非寻常登览之作可比”。 六、结语 《望岳》不仅是杜甫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更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哲理的壮丽诗篇,它既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又抒发了诗人的壮志,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当我们诵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不仅能感受到杜甫的豪迈,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追求更高的境界。 (全文共计约1500字)**原文:
**逐句翻译与解析: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654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3-04im
2025-05-05im
2025-05-06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4-02-29im
2025-01-1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