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还里怎么读?——解读宋代诗人的归乡情怀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阅读:41 评论:0

一、引言:陈师道与《还里》

陈师道的还里怎么读?——解读宋代诗人的归乡情怀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清贫自守,诗风质朴深沉,尤以五言古诗见长,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生活境遇,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还里》一诗便是其归乡题材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还里》的“还”字读音,历来存在争议,有人读作“huán”,意为“返回”;也有人读作“xuán”,通“旋”,意为“迅速”,本文将从诗歌文本、历史背景、音韵学角度等多方面探讨《还里》的正确读法,并深入解读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还里》的文本与读音争议

**1. 《还里》原诗

我们需要明确《还里》的原文,陈师道的《还里》全诗如下:

>《还里》

>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别归乡时的心情变化,从“去远即相忘”的淡然,到“归近不可忍”的急切,再到见到儿女时的喜极而泣,情感真挚动人。

**2. “还”字的读音争议

还里”的“还”字,主要有两种读法:

“huán”:意为“返回”,即“回到家乡”。

“xuán”:通“旋”,意为“迅速”,即“很快回到家乡”。

来看,两种读法似乎都能解释得通:

- 读作“huán”时,整首诗的主题是“归乡”,符合陈师道长期漂泊后终于回家的情感表达。

- 读作“xuán”时,则强调归乡的“急切”心情,与“归近不可忍”一句相呼应。

究竟哪种读法更符合陈师道的本意呢?

三、从音韵学与文献学角度分析“还”字读音

**1. 古代汉语中“还”的多音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还”字确实有“huán”和“xuán”两种读音:

“huán”:表示“返回”“归还”,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来”即“还”的意思。

“xuán”:通“旋”,表示“迅速”“回转”,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还车而返。”这里的“还”即“迅速回转”之意。

**2. 陈师道诗歌的用字习惯

陈师道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其诗歌语言讲究“无一字无来历”,用字极为严谨,考察他的其他诗作,可以发现:

- 他在表达“归乡”时,多用“归”“返”等字,如《归雁》:“归雁不如归,归人未得归。”

- 而“还”字在他的诗中多读“huán”,如《还江上》:“还家更无事,终日掩柴扉。”

从陈师道的用字习惯来看,《还里》的“还”更可能读作“huán”,即“归乡”之意。

**3. 历代注家的解读

历代学者对《还里》的注释大多倾向于“huán”音:

- 清代学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明确将“还里”解释为“归乡”。

- 现代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也采用“huán”的读法。

综合音韵学、文献学及诗人用字习惯来看,《还里》的“还”应读作“huán”。

四、《还里》的诗歌解读

**1. 诗歌的情感脉络

《还里》全诗仅八句,却生动展现了诗人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1、“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离家越久,思乡之情反而被压抑,但临近家乡时,情感却再也无法抑制。

2、“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见到儿女时,竟因久别而有些陌生,细节刻画极为真实。

3、“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喜极而泣,情感达到高潮。

4、“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即便确认不是梦境,心中仍恍惚不安,凸显归乡的真实感。

**2.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陈师道的诗风以“简淡”著称,此诗无华丽辞藻,却字字含情。

细节描写生动:如“眉目略不省”一句,生动刻画了久别重逢时的陌生感。

心理描写细腻:从“不可忍”到“心未稳”,层层递进,展现归乡者的复杂心态。

五、陈师道的归乡情结与时代背景

**1. 陈师道的生平与漂泊

陈师道一生清贫,早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仕途坎坷,晚年又因党争被贬,长期漂泊在外。《还里》很可能写于他被贬后归乡之时,诗中的情感与其生平经历高度契合。

**2. 宋代文人的归乡主题

宋代文人多有“归乡”题材的诗作,如苏轼的《归宜兴留题竹西寺》、陆游的《游山西村》等,陈师道的《还里》与这些作品相比,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瞬间爆发,而非田园生活的闲适描写,体现了江西诗派“以俗为雅”的特点。

六、《还里》的正确读法与文学价值

综合音韵学、文献学及诗歌内容分析,《还里》的“还”应读作“huán”,意为“归乡”,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久别归乡者的真实心态,是陈师道诗歌中的精品,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漂泊命运与归乡情结。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正确理解“还”字的读音,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归乡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之一。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076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