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一天是指"同一天,同一地,同一太阳照在每个人头上",这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农民信仰。在这个信仰中,生于此地的人们共享着土地、自然和文化所赋予的情感和精神记忆。这种信仰不仅是中国农民的集体心理,也深深嵌入了中国文学的背景中。从唐诗、宋词到近现代的作品,共一天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将为读者带来几首关于共一天的经典诗歌作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初年的作品,以望岳名山为背景写出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其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反映了作者对所处时代状况的强烈关注,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对自然美妙的描绘。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将人类与自然合而为一,彰显出共一天的主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以登飞来峰为背景,表达了对山林和平、自然的向往。其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为景致描写,而后两句则是对共一天意义的发挥,不畏浮云、在最高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平静安详的情感状态。
黄花别有乡,春风桃李社。
两岸青山阔,天涯共此时。
陈白沙的这首诗写于清代末年,取名《黄花觅古》。诗中“黄花别有乡”表达了对故乡、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后一句:“天涯共此时”,则展现了共一天的主题,人们即使身在异地,也能共享一片天地、一流水、一份情感和文化记忆。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其中娥窗夜月,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听琵琶已断肠。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是一篇五言律诗,以登高观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生命悲哀的悲叹。诗中的“天涯共此时”,虽然仍是体现共一天的主题,但已经充满了孤寂和忧伤,没有了对土地和文化的真挚感情附着。
以上几首诗歌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与共一天这个概念不谋而合。它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家乡、山水和自然的强烈情感,弘扬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面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549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2im
2025-05-03im
2025-04-28im
2025-05-02im
2025-01-16im
2024-02-10im
2025-05-03im
2025-04-22im
2025-01-17im
2025-04-29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