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溪芸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7月10日 阅读:251 评论:0

  

带溪芸的诗句:静坐山间落日中,翠色溪芸满眼中

带溪芸的诗句

  带溪芸,又名溪岸花,它生长在山间溪流边缘,因其翠绿欲滴的美丽而得名。是中国南方的一种灌木植物,被誉为“溪岸翠玉”。自古以来,带溪芸就是文人墨客骚雅性灵的寄托和诗书画印的题材。

  写带溪芸的诗,多写它的清新与淡雅、它的婀娜与婷婷、或者它的翠绿与晶莹。溪芸在自然中扮演了一个美丽的角色,在诗词歌赋中也被赋予了浓郁的意境。

  

一、《带溪芸》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悯农八首·其四》中写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衣食足荣华,余则不足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有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把带溪芸画出了一个生动的图画。在诗歌中,它翩然起舞,欢快地舞蹈,展现出它优美的身姿和芬芳的气息。

  

二、《慈母诗》

  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则徐,在《慈母诗》中则以带溪芸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带溪芸初发,含笑春水西。”这首诗婉约细腻,境界高远,以带溪芸为经,以母爱为纬,既向人类母爱致敬,又抒发了诗人对“身在他乡”的眷恋。

  

三、《台阁联四首》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笔下的带溪芸常是讴歌自然,表现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这儿山色如画,那处水声潺潺。几曾见得云披岭,黛匝烟扬。偏有竹楼高,坐在紫阁玲珑上,爱履青池畔,踏省安沙半日长。正暮秋深藏露,物华天实如常,惟有溪芸香透帬,唯有佳景能伴舞,别来此地安排,莫负风流此生。

  这四首联句,以“山”、“水”、“云”、“竹”等自然物作为点染,而他也驾驭着自然的韵律,再次凸显出“溪芸之美”的鲜明特点,均充满了对山水的细腻描写、亲近亲切和高度赞美。

  

四、《清明上河图序》

  赵佶的《清明上河图》成为古代工笔画的代表作之一。

  赵佶在《清明上河图序》中写到:“上河表现了一张繁荣、壮丽的都市风貌,街市冷暖酸甜,常人记忆”。

  画面中花园、桥、亭子、角楼、巷道、商店等怒放着生气。“清明上河图”所营造出来的是“将乐神仙的幸福世界、三教九流的人间洞天、艺术化快乐的丰富图景”。

  而在画框的角角落落,赵佶画了一些小花,其中就有带溪芸,舒展着婀娜柔弱的身姿。她,被写在了那个曾经的纯净里,诠释着赵佶的人生态度——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们需要的只是一颗纯洁的心,才能看透万物本身的美。

  

五、《千秋岁·蟾宫鱼背贺白居易》

  唐代李煜创作的《千秋岁》,写他对美好的向往与对功名的不羁。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蟾宫鱼背贺白居易》,则是对李煜写作的延续。他用“鱼背”来暗示贺白居易的不羁和青年的豪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命主张。

  《千秋岁·蟾宫鱼背贺白居易》中有一句:“翠岛星洲故人生,游鳞嬉水带渔翁。”诗人以“翠岛”、“星洲”、“游鳞”、“嬉水”、“带渔翁”五个字勾勒出一个幽静、巧妙的意境。其中“游鳞嬉水带渔翁”,构成了一幅钓船荡漾、带溪芸绿油油河畔的美妙图景。

  带溪芸的香气和色彩,似乎总能把诗人们带入一个恬静、明媚、萧瑟的境界,让这些诗人们神游于自然的氤氲之中,在清丽的空气中尽情地思索,在碧绿的花丛中寻找答案。而在那静时,他们满心流畅、情感纯净,落笔润色时自然婉如世间带溪芸的美秀。

标签: 诗人 溪芸 文学家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675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朝朝暮暮诗句
下一篇:诗句无定月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