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回乡偶书其二赏析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61 评论:0

   一、诗词原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回乡偶书其二赏析

  一道夕阳余晖洒下,映红了村庄中的炊烟,炊烟袅袅,朦朦胧胧地隐在树林之中;几户人家疏落有致地散布在村庄里。

  狗儿吠叫着,仿佛在欢迎归来的主人;鸡儿也咯咯地叫着,好像在欢呼主人的归来。

  远处的田野渐渐地昏暗下来,远山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格外秀美。

  风轻轻地吹着,送来了阵阵稻香,稻谷已经成熟了,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我走在田野里,迎着夕阳,一路向村庄走去。

   二、诗词翻译

  一个傍晚,我回到家乡,夕阳西下,余晖映红了村庄附近的炊烟。炊烟袅袅,笼罩着几户人家。

  狗儿吠叫着,鸡儿咯咯地叫着,仿佛在欢迎我的归来。

  远处的田野渐渐昏暗下来,远山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格外秀丽。

  风轻轻地吹着,送来了阵阵稻香。稻谷已经成熟了,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我走在田野里,迎着夕阳,一路向村庄走去。

   三、诗词赏析

  回乡偶书其二,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到家乡时的情景。诗人一回到家乡,就看到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景象。这幅景象,是多么的熟悉,又是多么的亲切啊!

  诗的中间两句,写出了诗人听到的声音。诗人听到狗儿吠叫,鸡儿咯咯地叫,这两种声音,是多么的悦耳,又是多么的动听啊!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事物。诗人看到远处的田野渐渐昏暗下来,看到远山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格外秀丽。这幅景象,是多么的美丽,又是多么的壮观啊!

  全诗语言平易浅显,描绘生动传神。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诗歌写作背景

  回乡偶书其二,是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年)秋天,回到家乡永嘉县时所作。

  贺知章在长安做官多年,十分思念家乡。当他终于回到家乡时,不禁心旷神怡。他看到家乡的田野里稻谷飘香,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一派丰收的景象。他看到家乡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禁感叹家乡的美好。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其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85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