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机智诙谐的言语艺术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阅读:66 评论:0

   一、王戎谈名士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机智诙谐的言语艺术

  王戎在世时,有人问他:“名士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王戎回答:“名士应该像松柏,虽历寒暑,仍能保持常青,不因时势而改变气节。”

   二、刘伶的醉酒

  刘伶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他喝醉了之后,被乡里的人嘲笑。刘伶却不在意,反而说:“天子圣明,(和谐)世上太平,我醉得正好。”

   王戎谈名士

  王戎(234—305年),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少有才思,博学多识,善于辩论,口若悬河。王戎曾任尚书郎、中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司徒。他与阮籍、嵇康、山涛等并列为“竹林七贤”。

  王戎在世时,有人问他:“名士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王戎回答:“名士应该像松柏,虽历寒暑,仍能保持常青,不因时势而改变气节。”王戎认为,名士应该具有高洁的品德,不为世俗所左右,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操守。

  王戎的回答体现了他对名士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名士不仅仅是有名望的人,更应该是品德高尚、操守坚贞的人。他们应该像松柏一样,即使在严寒酷暑中也能保持常青,不因时势而改变自己的气节。

   刘伶的醉酒

  刘伶(221—300年),字伯伦,沛国(今江苏沛县)人。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刘伶曾任建威参军、侍御史等职,后因酒后失态而被罢官。

  有一次,刘伶喝醉了之后,被乡里的人嘲笑。刘伶却不在意,反而说:“天子圣明,(和谐)世上太平,我醉得正好。”刘伶认为,既然天子圣明,天下太平,自己喝醉了也没有什么关系。

  刘伶的醉酒体现了他对世俗礼教的蔑视。他认为,世俗礼教是束缚人性的枷锁,自己要打破这些枷锁,做自己想做的事。刘伶的醉酒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他认为,人生在世,就要及时行乐,不要被世俗礼教所束缚。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71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