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之道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17日 阅读:95 评论:0

   一、柔刚之辨

以柔克刚之道

  自古以来,刚柔之分,为世人所讨论。刚者,坚硬强壮也;柔者,柔软顺滑也。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乃万物生生不息之理。老子曰:“柔弱胜刚强。”《道德经》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皆言柔能克刚之理。

   二、以柔克刚之道

  以柔克刚,乃是以柔弱胜刚强之术。柔弱者,以其顺从之性,化解刚强之势,以柔韧之姿,消磨刚强之力。柔弱者,不与刚强正面相抗,而是以顺避刚,以柔化刚,借刚强之力,成柔弱之功。

   (一)顺势而为

  柔弱者,顺势而为,因敌制宜。刚强者,勇猛果断,一往无前。柔弱者,不与刚强正面相抗,而是随其势,导其流,借其力,以成己事。

   (二)乘虚而入

  柔弱者,乘虚而入,攻其不备。刚强者,勇猛无畏,攻城拔寨。柔弱者,不与刚强正面相抗,而是伺其疲,察其隙,乘其虚,以取胜。

   (三)以柔制刚

  柔弱者,以柔制刚,化刚为柔。刚强者,坚硬强壮,不可撼动。柔弱者,不与刚强正面相抗,而是以柔克刚,以柔化刚,以柔制刚。

   三、以柔克刚之例

  历史上,以柔克刚之例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中原,以仁义之师,服诸侯,威震四海。齐桓公以柔克刚,不与诸侯正面相抗,而是以宽容之德,感化诸侯,以仁义之师,征服诸侯,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弱小的蜀国,抗衡强大的魏国和吴国,屡战屡胜,名扬天下。诸葛亮以柔克刚,不与魏国和吴国正面相抗,而是以奇谋妙计,化解敌军之势,以弱胜强,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明朝末年,李自成以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李自成以柔克刚,不与明军正面相抗,而是以游击战、伏击战等灵活机动的战术,消磨明军之势,以弱胜强,最终推翻了明王朝。

   四、结语

  以柔克刚,乃是以柔弱胜刚强之术。柔弱者,以其顺从之性,化解刚强之势,以柔韧之姿,消磨刚强之力。柔弱者,不与刚强正面相抗,而是以顺避刚,以柔化刚,借刚强之力,成柔弱之功。以柔克刚,乃是以弱胜强之术,乃是以小胜大之术,乃是以智取胜之术,乃是以德取胜之术。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9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