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洞曾经是唐代著名道士庄元凯的修道所在地。他被誉为“大罗仙人”,在道教界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他的居住之所——栖真洞,则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们的称赞和推崇。在文学上,栖真洞更被赞颂为一个文化瑰宝,这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大量提及的“栖真洞”这一神秘之地,更以其产生的众多名篇佳句成为文学之珍。
“太白临时下,悬旌遥引归。四望神州地,千山掩二峰。”
“幸承金印书,不减雁行频。鼓瑟吹箫奏,嫦娥应处听。”
“山川尚可改,宫殿岂堪移?陵寝虽遗迹,钟鸣不息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霜蛩凄切,秋露萧疏。白露未晞,人约黄昏后。”
“六郎朝佩广平节,四史迎来德胜门。”
“停杯投诗思已逝,梦绕边城月未西。”
“芸阁琳琅满目,莲房畸石纷钿。”
“荃者所以在鱼,得者所以失之。”
“混元霹雳手中球,劈弧撞向明月楼。”
以上就是众多文人墨客们对栖真洞不同角度的诗意赞美。这些诗句不仅在形式上缤纷多彩,而且在思想层面上表现出了诗人们对历史,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十篇名篇之中,最能代表栖真洞特色的当属《望庐山瀑布》了。这首诗从景物切入,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与美妙,展现了诗人瑰丽的意境。除此之外,其他作品都体现了诗人的某一层思考和情感。
例如,《游幕词二首》表现了诗人对出京赴官之人激动人心的情感;《送方大判官还蜀》揭示了“鸦雀无声”的深夜里,心怀政治抱负的诗人;又如《咏史十二首·其五》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文明进行回顾与思考,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爱之心。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栖真洞都是一个有着极高价值的重要地标。在此留下的无数名篇之中,更是不乏绝妙佳句,深得读者之爱。这些诗句的内涵和美感不仅体现了唐代文化的辉煌,也表现出了许多诗人良好的心态和认知。在我们的当代,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保护和研究这些历史文化的遗产,同时更加努力地去书写生活中的美好与理想,为我们的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440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