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迥乎的不同,你懂多少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阅读:49 评论:0

   迥乎的释义

古诗词中迥乎的不同,你懂多少

  1. 迥乎

  (1) 副词。通“窅”,高远貌。如:「高峰迥乎。」

  (2) 副词。环视貌。如:「横视迥乎。」

  (3) 副词。通“异”,不同。如:「迥乎千里,兄弟惟亲。」

   迥乎的用法

  1. 迥乎。汉·班固《两都赋·东都赋》:“至洛苑则流风迥乎,翔容集乎。”

  2. 迥乎。唐·韩愈《与友千秋别诗》:“车马坏湿泥,雷雨垂下绳。烟雾散复合,景象迥乎青。”

  3. 迥乎。宋·苏轼《和子由澠池怀旧》:“想见当时携手处,迥乎蓬莱隔烟雾。”

  4. 迥乎。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纸,忧端积日迥乎冰。”

  5. 迥乎。明·王世贞《三辞诗》:“丹天青地迥乎别,不浅不深不治兵。”

  6. 迥乎。清·吴伟业《水调歌头·山中杂诗韵》:“轻云薄雾迴乎改,忽别苍松零叶。”

   迥乎的意义

  迥乎,是迥异的意思,也是高远、遥远的意思。在古诗词中,迥乎一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景物或情怀的辽阔、高远。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有“三峡水碧澄如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影,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声”之句,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其中“天高地迥”一词,就用到了“迥”字,形容天空与大地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

   迥乎的例子

  1.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庐山瀑布水流飞泻的气势非常壮观,仿佛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般。

  2.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形容长江浩荡东流,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冲刷得荡然无存。

  3. 明·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形容石灰在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后,依然能够保持清白,象征着作者坚贞不屈的品格。

  4. 清·纳兰性德《饮水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形容人生的美好,如果永远都停留在初见的那一刻该有多好。

  5. 现代·鲁迅《彷徨》:“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形容后园里的两株枣树没什么分别,都一样。

   迥乎的不同

  迥乎一词,在古诗词中 th??ng ???c s? d?ng ??形容景物或情怀的辽阔、高远。而迥乎不同的意思,则可以理解为“截然不同”。如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中,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之句,形容人生的美好,如果永远都停留在初见的那一刻该有多好。而“人生若只如初见”与“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两句诗,其实就是迥乎不同的。前一句是美好的向往,后一句是现实的无奈。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00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